肝不好, 脾也遭罪! 一方仅四味药, 气血活了、肝脾也悄悄变好!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6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中医上讲: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当肝出问题的时候,最容易牵连到的就是我们的脾胃。很多肝病患者对于这点应该都深有体会,食欲减退、吃不下饭、腹胀腹泻......那当肝、脾双双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们应当如何巧妙化解呢?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简单聊聊,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帮助。

肝郁脾虚的表现有哪些?

肝郁脾虚是中医术语,指的是肝失疏泄,脾失健运而表现出的一系列证候

1.情绪抑郁

经常处于情绪低落、消沉的状态,对日常活动和事物缺乏兴趣和热情,容易陷入沉思和忧虑中,难以自拔。

2.胸胁胀痛

胸胁部位出现胀满、疼痛的感觉,疼痛性质多为胀痛、窜痛,可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。这是因为肝脉布于两胁,肝气郁结则经络不通,不通则痛。

3.食欲不振

对食物缺乏食欲,进食量减少,甚至看到食物就没有胃口,这是因为脾虚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脾胃对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能力下降。

4.腹胀

进食后或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,感觉腹部胀满不适,尤其是胃脘部和腹部,这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,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过长,发酵产气,导致气机阻滞。

医生提醒

组方:柴胡、枳实(或枳壳)、芍药、甘草

方解:

柴胡苦平,入肝胆经,具有疏肝解郁、透邪外出的作用,为君药。

芍药酸苦微寒,养血敛阴,柔肝缓急,与柴胡相配,一散一收,既可疏肝解郁,又能养血柔肝,为臣药。

枳实苦辛微寒,破气散结,与柴胡相伍,一升一降,加强舒畅气机之功;与芍药相配,又能理气和血,使气血调和,亦为臣药。

炙甘草甘温,益气健脾,调和诸药,为佐使药。

作用功效:具有调和肝脾、透邪解郁、疏肝理脾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所致的情绪抑郁、焦虑不安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

中医讲究辩证,以上中药方剂仅供参考,如有身体不适还请立刻前往医院就诊!